关于做好我市2023年度“尖兵”“领雁”研发
攻关计划(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 |||||||||||||||||||||||||||||||||||||||||||||||||||||||||||||||||||||||||||||||||||||||||||||||||||||||||||||||||||||||||||||||||||||||||||||||||||||||||||||||||||||||||||||||||||||||||||||||||||||||||||||||||||||||||||||||||||||||||||||||||||||||||||||||||||||||||||||||||||||||||||||||||||||||||||||||||||||||||||||||||||||||||||||||||||||||||||||||||||||||||||||||||||||||||||||||||||||||||||||||||||||||||||||||||||||||||||||||||||||||||||||||||||||||||||||||||||||||||||||||||||||||||||||||||||||||||||||||||||||||||||||||||||||||||||||||||||||||||||||||||||||||||||||||||||||||||||||||||||||||||||||||||||||||||||||||||||||||||||||||||||||||||||||||||||||||||||||||||||||||||||||||||||||||||||||||||||||||||||||||||||||||||||||||||||||||||||||||||||||||||||||||||||||||||||||||||||||||||||||||||||||||||||||||||||||||||||||||||||||||||||||||||||||||||||||||||||||||||||||||||||||||||||||||||||||||||||||||||||||||||||||||||||||||||||||||||||||||||||||||||||||||||||||||||||||||||||||||||||||||
| |||||||||||||||||||||||||||||||||||||||||||||||||||||||||||||||||||||||||||||||||||||||||||||||||||||||||||||||||||||||||||||||||||||||||||||||||||||||||||||||||||||||||||||||||||||||||||||||||||||||||||||||||||||||||||||||||||||||||||||||||||||||||||||||||||||||||||||||||||||||||||||||||||||||||||||||||||||||||||||||||||||||||||||||||||||||||||||||||||||||||||||||||||||||||||||||||||||||||||||||||||||||||||||||||||||||||||||||||||||||||||||||||||||||||||||||||||||||||||||||||||||||||||||||||||||||||||||||||||||||||||||||||||||||||||||||||||||||||||||||||||||||||||||||||||||||||||||||||||||||||||||||||||||||||||||||||||||||||||||||||||||||||||||||||||||||||||||||||||||||||||||||||||||||||||||||||||||||||||||||||||||||||||||||||||||||||||||||||||||||||||||||||||||||||||||||||||||||||||||||||||||||||||||||||||||||||||||||||||||||||||||||||||||||||||||||||||||||||||||||||||||||||||||||||||||||||||||||||||||||||||||||||||||||||||||||||||||||||||||||||||||||||||||||||||||||||||||||||||||||
各县(区)科技局,功能区科技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第一批项目的通知》,为顺利做好我市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有关申报条件和要求详见《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第一批项目的通知》。 二、申报时间要求 各有关归口管理部门要强化主动服务,在规定时间内做好项目的组织推荐工作,对申请人和申报单位填报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严格对照攻关榜单的目标任务、目标指标覆盖情况、条件要求组织申报,并将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于8月25日前完成系统网上申报提交工作。为提高我市项目申报质量,市科技局将按照“谁能干让谁干”的原则,组织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在限额范围内择优推荐。 此次申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归口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抓紧组织,并切实做好项目服务和审核把关工作。 三、联系方式 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处:顾捷,2280775。
附件:1.《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第一批项目的通知》 2.2023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榜单
舟山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8月2日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尖兵”“领雁” 研发攻关计划第一批项目的通知
各设区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培育新科技、新产业、新增长点,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先行突破,强化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助力“两个先行”,根据《关于改革完善省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2〕22号)、《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暂行管理办法》(浙科发规〔2019〕110号)、《2023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决定启动2023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流程 聚焦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围绕云计算与未来网络等15大战略领域,根据战略需求、规划需求、市场需求等三类需求,经广泛公开征集和组织多次论证,凝练形成第一批258个榜单(指南)(详见附件1)。年度榜单(指南)滚动发布、动态调整。 (一)申报单位根据榜单(指南)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并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和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申报主体应整合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目标任务,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 (二)各设区市科技局和归口管理部门聚焦国家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组织发动各类创新主体公开竞争、揭榜攻关,并强化主动服务,负责做好推荐工作。 (三)各设区市科技局和有关归口管理部门、申报单位要认真落实《科技部等七部门关于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项目推荐和申报切实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 (四)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申报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榜单)指南相关申报要求,在线填写并提交项目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创新点、技术路线、研究基础、预期目标和成果等。且应承诺本次申报项目的主要研发内容未获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立项支持,避免重复立项、重复支持。 2. 项目申报与参与单位、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须签署上传诚信承诺书,项目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确保内容真实可信,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3. 申报项目须经各设区市科技局和归口管理部门推荐并在线报送。各推荐单位要严格履行推荐主体责任,加强审核把关并上传推荐承诺函。 二、项目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和申请人要求 1.申报单位和需拨付省级财政经费的参与单位应为在浙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运行管理规范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等,不包括政府机关。 申报单位、参与单位以及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申报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2.申报单位原则上应建有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院等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尚未建有的原则上应达到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相关条件(详见附件2,申报农业领域项目的研发投入强度要求可适当放宽)。 3. “尖兵计划”榜单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参与单位无注册时间要求,但应具有相应的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立项后须签订“军令状”,对攻关目标、里程碑节点、攻关时限、技术/产品具体指标等进行约定,承诺按照对标单位的领先技术或产品要求,开发出符合条件的技术/产品并在最终用户单位实现示范应用。未能如期按要求完成攻关目标的,将按照项目管理规定接受统一处置。在揭榜攻关期间,开展“里程碑”节点考核,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调离或辞去工作职位。 4.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且为该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如非在职人员,应由申报单位出具赋予其管理项目实施的授权书。申报“尖兵计划”榜单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申报其他榜单项目,在项目实施期内将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院士为70周岁),原则上不得申报,如确需申报,应由单位出具允许申报且能确保项目履约实施的承诺书(如返聘、延迟退休等)。 5.同一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在研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数原则上为1项、最多不超过2项。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除项目负责人外,排名前3的参与人)在研项目数不超过2项。 6.同一企业承担在研项目数一般为2项(省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企业和省级创新联合体牵头企业除外)。 7.承担在研应急攻关任务、对口帮扶项目、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省杰青项目、省“万人计划”项目的,不纳入申报限项范围。 8.牵头申报单位和参与单位均应在单位财务系统中独立核算研发费。企业应登录浙江省政务服务网(https://zwfw.zj.gov.cn/),搜索“科技创新”,点击“立即办理”-“加计扣除”填报研发费用信息(需使用政务网法人账号登录)。 9.项目一经立项,将根据申报书内容生成合同书,无正当理由不予修改调整。 项目申报相关注意事项见附件3。 (二)申报项目研发经费要求 项目实施期为3年内,财政补助经费一般分期下达,首期拨付60%左右,中期检查后拨付40%左右。对“赛马”项目,首期给予30%经费支持,按期开展对比评估,绩效不及预期的取消后续资助。 1.竞争性项目。由企业牵头申报的,自筹经费不低于省级财政补助经费的4倍;由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事业性质单位牵头联合企业共同申报的,自筹经费不低于省级财政补助经费;由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事业性质单位独立承担的,可给予100%的财政资金补助。 2.择优委托项目。由依托建有平台载体的企业牵头申报的,自筹经费不低于省级财政补助经费的2倍;由依托建有平台载体的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事业性质单位联合企业共同申报的,自筹经费不低于省级财政补助经费;由依托建有平台载体的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事业性质单位独立申报的,自筹经费不低于省级财政补助经费的20%(自筹经费可包括2021年7月1日起的前期研发投入)。 项目申报后,研发主要指标和总研发投入原则上不予调整,财政补助经费不足部分由申报单位自筹补足。 鼓励地方政府共同支持项目实施。 三、推荐要求 实行项目申报不设限额和限额择优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年度可推荐数登录申报系统查询(第二批榜单拟于近期发布,统一纳入推荐限额)。 (一)申报“尖兵计划”榜单项目且指标目标全覆盖的不设推荐限额。设区市科技局或归口管理部门需出具推荐承诺函并附论证意见,如推荐项目明显不符合榜单要求,将扣减次年限额推荐数。 (二)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人和申报单位在限定时间内提交申报材料后,由设区市科技局或归口管理部门按照“谁能干让谁干”的原则,严格对照攻关榜单的目标任务、目标指标覆盖情况、条件要求,对申报项目组织技术专家、企业专家和行业产业部门等进行初评,在限额范围内择优推荐。国家和省级高新园区由设区市科技局单独给予限额推荐支持。高校院所女性科研人员和40周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承担及为主参与项目比例一般不低于25%。 四、申报方式 (一)网上申报 方式一:登录浙江省政务服务网,搜索“科技创新”,通过“立即办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线”-“我要揭榜”点击进入。 方式二:手机“浙里办”APP,搜索“科技创新”,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线”-“我要揭榜”点击进入。 (二)时间要求 2022年8月10日开放填报,2022年8月31日17:30申报截止。请设区市科技局和归口管理部门做好组织申报和审核推荐工作,于9月5日17:30前将推荐函和系统导出的推荐汇总表、承诺书盖章后扫描上传至申报系统。 咨询方式: 1.申报系统咨询: 项目中心: 都康飞 0571-87051059 刘晨晓 0571-85214237 马钰婷 0571-81051634 技术支持:袁凯华 0571-85118011 2.政策咨询: 张培锋 0571-87054743(项目中心) 葛慧丽 0571-87054076(项目中心) 丁 泉0571-87057044(规划处) 3.业务咨询: 工业领域:陈 鼎 0571-86512650(项目中心) 杨无悔 0571-81051434 (项目中心) 邵 晖 0571-87055372 (高新处) 农业领域:吕琼芳 0571-87054742(项目中心) 涂 蔷 0571-87054043 (农村处) 社发领域:姜慧敏 0571-87054154 (项目中心) 王巧男 0571-81051499 (项目中心) 温向明 0571-87057036 (社发处)
附件:1. 2023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榜单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7月29日
附件2 2023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 项目榜单
注:标*榜单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工业领域60个、农业领域41个、社发领域59个)。 工业领域
工业领域
一、专项名称:互联网+ (一)专题名称: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元宇宙 1. 榜单名称:高可靠性高端多控存储系统(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设计紧耦合四控存储架构,开发基于多种处理器的高可靠性高端多控存储系统;构建基于多种处理器的高速主板设计技术、相同处理器之间以及不同处理器之间通信机制等一系列高端存储硬件架构关键技术群;研究多控缓存实时镜像、高可靠高容错管理、硬盘网络交换矩阵等紧耦合四控核心关键技术,构建多种多模混合的存储工作模式,建立支持异构处理器(含国产处理器)和异构存储软件系统的高端多控存储系统,大幅降低共因失效极端环境下的数据丢失风险;研究基于多模混合工作模式的数据存储高可靠性关键技术池,构建多功能高可靠的存储软件平台,进一步提高高端多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绩效目标:1) 研发支持国产处理器的紧耦合四控存储架构,缓存数据实时镜像4份,支持任意3个控制器任何时刻同时故障用户数据不丢失、业务不中断。2) 实现支持多种多模混合的存储工作模式,构建支持异构处理器和异构存储软件系统的高端多控存储系统,至少支持2种及的不同厂商的处理器,至少支持2种及的存储软件系统。3) 技术指标:控制器:控制器互联采用PCI-E3.0协议或高速低延迟以太网协议;处理器:支持 Intel 处理器、国产处理器;四控缓存:支持6TB及以上;四控IO 模块:支持28块及以上IO卡,支持16/32Gb/s FC、1/10/25/100Gb/s iSCSI、16/32Gb NVMe over FC、25/100Gb NVMe over RoCE 等10种及以上主机连接方式;硬盘:支持NVMe SSD/SAS SSD/SATA SSD/SAS HDD等4种及以上硬盘类型。4) 性能指标:最大IOPS达到300万。 申报主体: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择优委托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2. 榜单名称:面向元宇宙基础视觉算法能力的人工智能模型算法平台(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面向元宇宙基础视觉算法能力的半自动化标注、半自动化学习、无监督和弱监督学习、强化学习和集成学习、国产化AI训练框架、通用模型转换及多硬件平台部署等技术,构建人工智能模型算法平台。研究操作简单便捷的在线数据标注工具,攻克支持半自动化标注技术难题,大幅减少人工标注工作量,提高数据标注效率;研究高效的半自动化学习技术,获得最优模型。攻克分布式训练、最优化梯度等技术,研究上百种计算操作和梯度优化函数,为实现全国产化模型开发和调优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统一中间件技术,解决开发者面对不同开发场景和芯片迁移平台导致的开发难题;研究弱监督、半监督学习技术,实现行业智能算法的大规模产业落地;研究具备可解释的集成和强化学习等算法,增强算法的泛化能力,提升算法在实际应用环境的适应性。 绩效目标:研发自主可控的面向元宇宙基础视觉算法能力的人工智能算法平台,依托该平台对企业用户提供包含算法开发、训练、部署等服务,形成相关产品并投入使用,解决开发者在面对不同目标场景和不同主流国产芯片平台算法开发和迁移部署的成本,助推我省元宇宙细分行业各企业快速实现AI技术研发及解决方案的产品落地,在相关领域开展不少于3个产业化创新应用示范。技术指标:1.同一训练素材下,模型性能指标及训练耗时,以检测算法为例,训练1000张COCO公开数据集图片,训练耗时不大于1小时;2.支持在媒体传播、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5个行业场景应用;3.支持包括图像比对、检索比对、视频行为分析算法方案;4.支持算法直接部署至IPC;5.支持40余款智能芯片平台部署;6.支持弱监督、半监督学习、集成学习、强化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 申报主体:牵头申报单位不限主体,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3. 榜单名称:面向元宇宙场景的分布式人工智能云平台、设备及示范(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元宇宙对异构算力资源管理、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基于分布式资源管理与调度、分布式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面向元宇宙场景的分布式人工智能云平台,实现云边端异构资源高效管理、人工智能模型分布式高效训练与推理。基于国产芯片,研制国产化边端智能设备,具备多路视频并发检测、目标跟踪检测、行为识别、天气智能检测等功能;构建云边端算力一体化的资源协同管理与调度技术,实现多终端设备高效管理;研究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分布式相关技术,构建自动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分布式自适应学习与推理等技术,为人工智能模型提供高效训练与推理方法;面向元宇宙多种应用场景、各种数据模态建设定制化模型体系;基于数据小样本,研发适合边端设备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基于国产通用计算集群和边端智能设备,研发面向元宇宙场景的分布式人工智能云平台,为智能应用开发者提供标准化服务接口,在智慧城管、卫健监管、智慧旅游、智能交通、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重点场景开展示范应用。 绩效目标:基于国产芯片研制边端智能设备,实现国产化替代,单设备支持12个以上模型并发推理;基于数据小样本,研发适合边缘设备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参数大小小于20MB,模型加载内存小于1GB;研制支持多框架、国产异构设备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元宇宙场景的分布式人工智能云平台,实现人工智能模型高效分布式学习与推理,针对CV领域业务场景,推理速度可达到1080p图片每秒40帧。具备规模化服务能力,在智慧城管、卫健监管、智慧旅游、智能交通等选择典型场景,开展示范应用不少于2项。 申报主体:牵头申报单位不限主体,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4. 榜单名称:面向元宇宙的数字虚拟内容人机协同制作平台(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内容理解的结构特征物体建模及高效环境光照绘制技术,解决虚拟与真实环境的呈现一致性问题;研究高精度机械臂运动控制与室内机器人定位、建图技术;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人体骨骼点提取和通用手势识别、自动模型绑定与驱动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实现高精度动作捕捉、触发和角色重定向;研究基于实时互动的人机共创技术,将传统的创意、拍摄、后期等多个环节向一个互动创作环节压缩,灯光、音响、相机、机械臂、键盘、鼠标等一系列分立创作工具向统一由AI管理驱动的交互式创作平台演进,交互手段由传统的面向计算机的GUI过渡到面向创作过程的NUI;面向元宇宙研发AI管理驱动的交互式创作平台,并打造智能场景、群体创作应用示范。 绩效目标:打造面向元宇宙的云端一体、AI驱动的内容创作平台,该平台可“秒级”完成视频生成,“小时级”完成视频创作全流程,视频创作全流程通过NUI驱动完成,同等复杂度的视频创作资源消耗压缩到传统流程的20%以内;平台具备智能拍摄机器人、XR虚拟制片设备、智能拍摄相机、智能导播台等多种组件,其中:固定式拍摄机器人具备30ms以内低延迟多机位同步运镜,移动式拍摄机器人具备厘米级室内重复定位精度,并可对拍摄现场进行厘米级高精度视觉地图建模;XR虚拟制片设备可实现最高8K级别场景渲染、多屏拼接同步输出,并具备与拍摄设备同步刷新触发能力,在XR拍摄空间内,具备NUI交互能力,肢体骨骼点识别误差MPJPE不大于40.5mm,手部关键点误差MPJPE不大于7.5mm,通用手势识别准确率大于等于95%。融合智能拍摄相机可完成多机位同步外部触发,具备不低于2T的算力集成;智能导播台可实现全域组件30ms内同步控制,并可接入动捕设备,独立完成虚拟人60fps以上渲染,4K@60fps合成推流能力;面向个人演播空间、工作室共创空间,打造2种及以上典型应用;面向个人创作者、企业级媒体、机构融媒体,完成3种及以上典型场景落地;打造一个共同创作的生态环境,个人用户达到10万,产出100万条视频;沉淀20项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其中不少于6项发明专利。 申报主体: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5. 榜单名称:面向元宇宙的自然人机交互设备与系统(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元宇宙应用场景现有交互方式存在信息获取不全面、交互方式不自然、使用过程易干扰等问题,研究惯性测量单元、加速度传感器、表面肌电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的新型可穿戴传感器件,实现多维度数据采集和多模态运动状态检测;面向不同场景的交互需求研究多传感器的融合与集成,研发感知交互设备与人机交互套件,针对手势交互场景,研发肌电手势一体化获取装置,针对手指动作交互场景,研发支持触觉反馈的高精度数据手套,针对全身运动交互场景,研发无线全身动作捕捉装置;基于多模态融合、半监督学习等多种深度学习方法和策略,结合跨模态关联计算等方法,研发手势识别和体感交互算法和中间件,提升识别率,支撑上层应用系统开发。 绩效目标:研发基于新型传感器件的自然人机交互设备与系统,集成惯性测量单元、加速度传感器、表面肌电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不少于5种新型传感器件,可对人体运动信息和生理信号进行采集;研发全身动作捕捉、手部运动获取、肌电信号采集等不少于3种自然人机交互设备;全身动作捕捉设备观察延时小于20ms,帧率不低于60Hz, 精度在所捕获的身体部位尺寸的5%以内;手部运动获取设备数据误差小于0.1毫米,弯曲感应位置不少于18个,数据精度不低于16位;肌电信号采集设备支持不少于64通道。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手势识别和姿态估计等模型与算法,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件。 申报主体:牵头申报单位不限主体,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6. 榜单名称:虚拟人制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现有虚拟人表情、口型、肢体僵化等导致的人机交互系统用户体验欠佳问题,研究新一代虚拟人语音驱动表情、肢体动作技术,活化虚拟人,使其拥有丰富的表情和自然的肢体动作;针对元宇宙不同场景的任务内容和需求,研究用户自然语言、语音的意图理解方法以及任务型对话在场景服务中的应用;针对现有人机交互性系统存在口语化应答效果欠佳,研究全双工断句(turn-taking)技术,赋予虚拟人和用户进行实时、双向的语音交互能力,使人机交流更拟人化;研究将知识图谱、新闻等信息与多轮对话结合的方法以及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为用户提供更专业更流畅的人机交互体验,打造个性化普惠的信息服务产品。 绩效目标:研发新一代基于语音驱动表情、肢体动作技术的虚拟人,嘴形、肢体动作匹配效果自然度>-17%,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构建虚拟人对话智能,针对元宇宙不同场景的任务内容和需求,提升用户自然语言、语音的意图理解,准确率达95%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全双工语音交互技术,交互bAcc值>0.8,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制出面向元宇宙场景应用的虚拟人基础框架,创建不少于20个虚拟人角色,实现形象化的虚拟机器人对传统服务人员的替换,在金融等行业示范应用,年均交互信息破亿条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10项以上。 申报主体: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择优委托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7. 榜单名称:面向未来元社区的快速建模与智能虚实交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面向智慧社区、数字生活等场景,研究 GIS、CAD、影像、点云等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多尺度社区场景智能数字化快速重建和移动平台的高清真实感渲染技术;研究在空间建模仿真、实时监测、事件预测预警及多目标动态优化决策场景中基于5G通信和智能物联网(AIoT)的虚实交互低延迟连通技术;研究多模态边缘网络设备和系统,实现分布式算力感知、网络设备数据面卸载、网内计算分发和部署等,为面向元社区的应用提供多元、高效、安全的边缘网络服务支撑。 绩效目标:研制一套多主体的元社区移动开放数字孪生平台,突破多源异构场景数据融合的快速建模和真实感绘制技术,可对5平方公里内的社区快速建模,超1亿面片复杂场景高清分辨率下实时绘制帧率不低于30fps。推进元社区中千兆网络与AIOT技术及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突破,实现不少于300款社区及家庭智能物联设备接入。支持计算模型在多模态边缘网络设备中的分级、动态部署,对计算请求进行任务分配的平均响应时延不超过5ms,以上成果在100个以上社区应用示范。 申报主体:牵头申报单位不限主体,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二)专题名称:云计算与未来网络-物联网 物联网创新联合体重大攻关任务榜单:低功耗、高覆盖率的全时段民航智能监控技术研发及应用 攻关任务:低功耗、高覆盖率的全时段民航四舱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声学传感装置阵列采集声源信息,结合多模态融合清晰成像技术和声学、图像语义检测技术感知环境空间,配合带宽自适应多码率控制技术和视频流数据存储均衡算法形成的可靠传输、存储链路,实现复杂环境下全舱域、全时段、低功耗的民航四舱智能监控系统完整解决方案。 攻关目标:低功耗、高覆盖率的全时段民航四舱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声学传感装置阵列采集声源信息,结合多模态融合清晰成像技术和声学、图像语义检测技术感知环境空间,配合带宽自适应多码率控制技术和视频流数据存储均衡算法形成的可靠传输、存储链路,实现复杂环境下全舱域、全时段、低功耗的民航四舱智能监控系统完整解决方案。 包括“声学传感装置与声音事件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视频监控专用微型大容量存储器”“基于物联感知的民航飞机四舱立体监测关键技术研究”“3个子任务榜单。 联合体组建:相关攻关榜单成功揭榜单位最终确定后,由相关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联合体,形成联合体方案,经论证、审定后,正式实施。 1.榜单名称:声学传感装置与声音事件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数字安防的爆炸、枪击、呼救呼喊、人群嘈杂等复杂特殊安防事件需求及智慧环保的环境噪声智能感知需求,研究传声器阵列拓扑结构、传感器阵列声学信号增强技术,开发全频带温度系数小、动态范围大、本底噪声低、抗恶劣环境的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复杂环境下的超宽频高分辨率声学成像仪等装置;攻关基于深度学习的声源识别、安全事件智能探测与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复杂场景下超宽频带声源信息采集、多声源精准定位和增强、声学语义识别、声源智能分析等功能,精准定位安全事件发生地和态势,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行业空白,并实现国产化配套应用。 绩效目标:高性能声学传感器,符合IEC6094.4标准对WS3F型传声器的要求,频率范围达到10Hz-80kHz,动态范围达到120dB以上;超宽频高分辨率声学成像仪可实现隧道、场馆等复杂嘈杂环境下发生的枪击、爆炸、呼救呼喊、警报、玻璃破碎等声音的精准、无损实时采集;声学成像仪最小帧频大于15FPS,阵列用传声器数大于64个,定位精度小于 1°,定位误差不大于40 mm,空间分辨力不大于50.0 cm,主旁瓣抑制比不小于12.0 dB,监测频率范围为1 kHz-80 kHz,多通道秒级定位声源发生位置,覆盖可听声和不可听声的宽频范围,可完全替代进口;识别声音种类不少于10类;支持5种以上异常声学事件检测,准确率大于 90%;搭建声学智能探测平台,并在运动场馆、地铁隧道、城市交通等场景进行示范应用,实现声音事件的探测、预警。 申报主体: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8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2.榜单名称:视频监控专用微型大容量存储器(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智能安防监控小型化和低功耗需求,研究存储器集成技术,形成国产多芯片一体化封装基板设计能力;针对智能安防监控高稳定、长期运行需求,研究长周期满负载稳态运行FTL算法、视频数据安全刷新算法、视频流数据存储均衡算法,实现视频监控7x24小时高强度实时存储场景下的高可靠与高稳定;针对智能安防监控板载存储器自动修复需求,研究存储器自检、问题上报及主动修复技术,实现通过录像机对存储器进行巡检修复、复位重置和固件升级,提升存储器在安防监控场景下的适应能力。 绩效目标:研发量产一款国产自主可控的视频监控专用微型大容量存储器,存储器支持SATAⅢ协议接口,最高读取速度达到550MB/s,最高写入速度达到500MB/s,最大容量1TB,最大功耗不高于1.9W,尺寸不超过16mm*20mm。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组织方式:择优委托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2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3.榜单名称:基于物联感知的民航飞机四舱立体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民航机载智能监控面临“适航要求高、机载资源受限、异常情况复杂”的挑战,研究基于物联感知的民航飞机四舱立体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抗暗光和逆光的实时视频清晰化处理与稳像技术,实现飞行全过程四舱监控视频清晰成像;攻关视频与物联信息融合的机械故障主动监测、多维信息感知的异常事件检测等技术,实现资源受限条件下飞机四舱区域立体监测;研究舱内多源传感器实时通信、带宽自适应的空地数据链传输等技术,实现机载物联数据可靠传输;研制民航飞机四舱立体监测系统,依据CCAR-23、25部规章及相关标准,对系统机载设备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进行设计,开展系统适航测试验证和装机飞行验证,以达到适航审定要求,并在民航领域应用推广。 绩效目标:研制民航飞机四舱立体监测系统,能够融合视音频和机载传感器等多维信息,实现对驾驶舱、客舱、货舱和轮舱的立体监测;能够在飞机颠簸、0.01lx-60000lx光照强度下实现视频清晰成像;能够对飞行员疲劳状态和违规操作、客舱异常事件、货舱异常情况、轮舱机械故障等进行准确检测,综合识别准确率≥95%;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实现带宽自适应的空地数据传输;系统设备能够在高低温、低气压、高湿度等环境下稳定工作,其环境适应性满足RTCA/DO-160要求;研制系统在民航领域应用和验证,累计装机飞行验证时间不小于100小时,并依据CCAR-21部规章取得补充型号合格证。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或其他事业单位牵头联合企业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9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其他榜单: 4. 榜单名称:实时毫米波成像芯片与设备研制(领雁)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对人体无辐射伤害的毫米波多通道宽带集成电路芯片与多比特移相器芯片;研究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毫米波远距离三维成像稀疏算法,实现对非合作行人目标的实时三维人体成像;研制实时人体成像设备,实现人体携带物品的实时识别;研制物体深入透视成像设备,实现宽视场多目标的快速检测与材质定量识别。 绩效目标:研发毫米波宽带发射与接收芯片,发射集成电路芯片带宽≥16GHz、通道数量≥20个、发射功率≥1mW,接收集成电路芯片带宽≥16GHz、通道数量≥20个、噪声≤10dB;移相器芯片工作带宽为37-40GHz,插入损耗<3dB,工作频带内移相值在90±2°范围内;研制毫米波实时远距离人体成像设备,成像距离≥4m,三维空间分辨率≤1cm×1cm×1cm;研制毫米波物体深入透视成像设备,功耗≤10W,可实现对100米以上的多目标进行定位与成像,角度分辨率3°,成像速度1秒50帧,同时也可近距离对目标材质(≥3层介质目标材料,介电常数实部为1-50)进行精准识别,定量成像尺寸分辨率≤5 cm,反演速度≥1秒6帧,材质定量反演误差小于20%。 申报主体:牵头申报单位不限主体,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6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5. 榜单名称:新型生物特征识别物联感知终端(领雁)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目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识别准确率受外界环境、生物本身特征变化等因素影响大的问题,研究高精度生物特征配准技术,实现模型表征能力与算法准确率的提升。针对生物特征数据敏感的问题,研究面向边缘学习的隐私计算框架,实现端侧算法及时更新的同时避免用户隐私泄露。针对各类复杂场景下生物识别终端可能受到的模仿生物特征攻击,研究基于跨模态特征组合的领域泛化算法,实现细粒度生物防伪特征提取,提高生物特征识别终端对高难度生物特征攻击的防御能力。 绩效目标: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特征识别物联感知终端,并开发具有隐私保护能力的端云协同生物特征大数据认证平台,平台具备数据安全可信计算保护能力;终端1:1识别时间小于200毫秒(摄像+认证),1:N识别时间小于300毫秒(摄像+认证)(十万及以上样本库),认假率(FAR)小于0.1‰时,拒真率(FRR)小1%,识别距离:30cm-150cm。 申报主体:牵头申报单位不限主体,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6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6. 榜单名称:面向大规模密集部署的低功耗物联网实时通信协议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高密度部署时无线设备之间的传输互干扰问题,研究基于时隙信道跳频的自适应传输机制,提高工业场景通信质量和部署设备数量上限。针对信道拥挤影响通信成功率的问题,研究基于协调抽样监听等设备收发协同机制,包括采用通过时间协同、采样协同等手段提高数据接收效率;研究芯片级优化通信技术,具备动态调整通信参数、物理接口连接方式、通信时间和通信速率自适应等能力,降低链路通信时延;针对无线传感安全问题,研究安全认证机制和分布式容灾技术,提供可信验证和系统级容灾能力。 绩效目标:建立大规模高密度无线传输技术体系,支持大规模高密度部署,在10000平方米的室内场景下支持不少于13000个节点,数据收发成功率不低于90%,端到端平均响应时延不超过2秒;支持不少于10种的防攻击安全保障手段;支持分布式容灾,在30%以上网关出现故障情况下系统仍能可靠运行。 申报主体: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8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7. 榜单名称:物联网可靠安全低延时泛在网络协议研究及示范应用(领雁)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物联网跨模态通信协议转换效率低的问题,研究跨模态点对点直连技术,实现基于自适应路由跨模态网络路径规划的最优延迟;针对物联网大规模接入网络抖动延时高问题,研究可靠低延时传输技术,实现弱网下的低延时流媒体传输;针对物联网场景多样化问题,研究统一的数据负载模型,实现轻量化数据负载的低延时解析;针对物联网设备性能差异大、数据加解密延迟大的问题,研究低延迟加密技术、芯片级可信计算,实现高安全等级的实时流媒体传输。 绩效目标:在局域网应用中,协议支持5种跨模态网络自组网能力,支持网络跳数大于8、多跳下端到端控制信令延时低于10ms,数据包传输可靠性高于99.999%,高清流媒体端到端应用延时低于60ms;在公网应用中,协议支持在25%丢包时带宽利用率高于90%;协议支持流媒体数据加密延时低于0.1ms;建设支持十万级并发的协议测试平台;在工业、交通等3类场景进行示范应用;相关协议申请标准1项。 申报主体: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6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8. 榜单名称:基于多重知识表达的智能物联融合感知与计算(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多源、异构、多模态的物联网数据,基于多重知识表达框架,研究知识与数据双轮驱动的智能物联感知理论体系。研究多传感器融合感知与计算关键技术,有效解决多模态数据的语义鸿沟和异构鸿沟;研究复杂场景下视、听、语言、红外、雷达等多模态感知数据的融合表达,突破多模态信号的对齐和共同学习等关键技术瓶颈;研究多传感器特征共享、信息完备的统一感知范式与多重知识引导的数据补全及转换技术,构建大规模多重知识库,实现多传感器信息的高效鲁棒融合计算。研发知识与数据双轮驱动、异构互通、多模融合的智能物联感知计算开放应用平台,提供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多重知识引导的信号补全转换、知识辅助的趋势预测等公共组件,为异常监测、知识挖掘等智慧物联应用提供解决方案和支撑,并在智慧医疗、智能楼宇、车路协同等物联网应用产业开展示范验证。 绩效目标:建立国际先进的知识与数据双轮驱动的智能物联感知理论体系,突破现有深度学习感知算法鲁棒性弱、泛化性不足的关键瓶颈。在智能楼宇场景下多传感器异常检测精度相对现有国际最优算法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研究多传感器融合感知与计算关键技术,在车路协同场景下多模态感知与推理精度相对现有模型提升改为汉字数字;构建国际最大的包含百万级属性关系的多重知识库。开发国际先进的智能物联感知计算开放应用平台,支持不少于50种算法模型,提供包含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多重知识引导的信号补全转换、知识辅助的趋势预测等功能的公共组件不少于30种,至少在3个智能物联网重点行业进行应用部署。 申报主体:牵头申报单位不限主体,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9. 榜单名称:面向海量物联感知数据汇聚的大数据分析治理平台(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多时多地海量物联传感器采集的人员数据,研究多种人员生物特征信息与时空信息的融合方法,形成人员档案,构建人与人、人与时空、人与物之间的关联图谱;通过目标在特定场景下发生各类事件的先验知识,研究视频目标检测与场景理解融合技术,提高面向城市街道事件检测算法的准确率;研究原子行为分析技术,挖掘局部姿势和动作的相互关系及时序特征,构建人体通用动作模型,实现人或目标在复杂场景下的异常状态识别;构建基础算法仓库,提供服务精细化场景业务的高精度智能算法模型,建设面向视觉物联感知数据分析算法应用的开放共享生态体系,在城市治理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绩效目标:人员档案内数据召回率不低于99%,准确率不低于99%,以图搜档TOP5命中率大于99%;支持60种以上类型的城市街面、道路等场景事件抓拍,事件检测准确率不低于95%,召回率不低于85%;实现系统预置原子动作100类以上;构建算法仓库,提供包括人像识别、行为识别和物体识别等300种以上算法模型;对外开放不少于60种视觉算法;形成系统化产品,在智慧城市治理等3个场景开展示范应用,新增经济效益6000万元以上。 申报主体: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择优委托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10. 榜单名称:空地物联的高亚音速智能无人机集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极端地质灾害、远洋紧急搜救、动态未知战场等复杂应用场景,研究高精度组合导航、高自主程控飞行、数据链路综合信道传输等技术,开发支持强耦合、强瞬变、强非线性的高亚音速无人机飞控、测控系统,实现高精度控制和远距离测控;研究复杂环境下的典型目标识别技术,解决复杂高速环境下数据实时传输、图像动态模糊、低对比度、无法识别图像中的小目标等问题;分析大侧风等特殊环境下高机动安全飞行稳定机理,攻关气动布局优化、进发匹配等技术,优化设计气动减阻以及轻质化结构,开发高亚音速智能无人机;研究无人机集群的动态组网、协同密集编队等技术,开发国际先进、可支撑多场景应用的高亚音速智能无人机集群系统,并在国防军事、应急救援以及海洋监测等领域示范应用。 绩效目标:研发高亚音速智能无人机样机,最大平飞速度不小于90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可达到10000米以上,续航时间大于90分钟,有效载荷大于30公斤;有效测控距离(通视)大于100公里,飞行高度控制精度在10米以内,飞行速度控制精度在5m/s以内;无人机协同编队数量大于10机,编队飞行速度不小于700公里每小时条件下,编队间隔小于50米;在军用或民用领域开展无人机系统的示范应用,并提供在高原、海面、戈壁、沙漠、山地等不少于5个场景的实地飞行记录。 申报主体: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9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三)专题名称:云计算与未来网络-网络通信 1. 榜单名称:太赫兹感知通信融合系统(领雁)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太赫兹通信中高速高效电光调制和超快光电探测载流子输运机理以及光电集成半导体元件的有限元建模与特性分析,研制高频高稳低相噪的光子太赫兹源、宽带IQ电光调制器、太赫兹光电探测器等核心模块和光电集成太赫兹调制芯片,形成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太赫兹通信核心技术体系;研制融合太赫兹无线通信固态系统与微波光子系统的优势的光电融合通信系统,实现长距离、高速、兼容的低复杂度太赫兹光电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太赫兹感知通信融合处理基础理论,构建新的系统架构,支持高精度定位、高分辨率成像和高速通信相融一体化,适应多种应用场景。 绩效目标:太赫兹光电探测模组有效响应带宽≥300GHz、输出功率≥-20dBm,太赫兹矢量信号单通道波特率≥80Gbaud,太赫兹矢量信号频段覆盖100-300GHz,频率准确度达到MHz级别,宽带IQ电光调制器3dB带宽≥50GHz,支持矢量信号调制格式包括QPSK、16QAM、64QAM等单载波调制以及OFDM、FBMC、OTFS等多载波调制格式。传输距离≥1 km,在太赫兹频段上传输速率≥100 Gpbs ,插入损耗/转换效率≥-10 dB。研制的太赫兹感知通信融合一体化系统测距精度小于1mm,横向分辨率小于1cm。相关技术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在车联网、高端装备、安防等不少于3个行业开展示范应用。 申报主体: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择优委托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2. 榜单名称:5G毫米波信道仿真模拟平台(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相控阵天线和时序切换的快速信道数据采集测量技术,研究建立基于信号簇的多维度联合统计模型,研究信号簇时频空特性;针对复杂结构体特性的约束,揭示毫米波传播机理及多径效应的全维度映射关系;开展基于实测和电磁建模的毫米波宽带MIMO信道模拟研究,建立典型场景下的毫米波信道模型。研究针对毫米波超大带宽、高速率数据传输的联合控制与同步驱动技术,突破毫米波信号的稳幅、稳相、抗杂散、限噪、滤波、变频、放大等关键技术,实现信号的数模转换、缓冲、信号运算、传输等处理。研制基于超外差体制的毫米波信道模拟器上、下变频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多通道信道数据处理模块,构建多通道超大带宽毫米波信道仿真模拟平台。 绩效目标:研制具有800MHz带宽2通道以上的5G毫米波通信信道模拟仿真平台1套,支持至少2种场景下的毫米波通信信道仿真建模与模拟测试。仿真平台工作频率范围为24 GHz~40 GHz,频率分辨率为1 Hz,输入功率范围为-40 dBm~0 dBm,多普勒频移为±2 MHz,输出动态范围为40 dB,FPGA基带预处理延时<10 us,带内平坦度为±2 dB@800MHz,带外杂散≤-55 dBc;支持对24条衰落路径的实时模拟,支持大气、降雨、云雾以及对流层闪烁等气象衰减模型,满足不少于5种路径损耗及阴影衰落模型和不少于12种小尺度衰落模型的仿真模拟需求。相关技术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 申报主体:牵头申报单位不限主体,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择优委托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3. 榜单名称:人工智能交换机(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研发面向嵌入式AI芯片和交换机应用场景的边缘智能算法框架,形成边缘智能组件集;研究交换机全线速高性能转发下的网络数据深度学习能力,提供流量分析、异常检测、故障诊断及自愈等智能算法,实现交换机工作状态综合研判、分析和性能优化;研究自学习机制、算法优化和参数的动态优化配置,研制智能拥塞控制、能源消耗控制等智能技术,实现低延时、高吞吐和无损的端到端网络传输和节能降噪,满足长距离高可靠传输的应用要求。研究基于轻量化微服务架构和云边协同机制的运行环境,支持智能应用可编程定制,支持智能微服务深度学习算法云端高效训练和边缘智能推理持续更新学习,解决智能交换算力瓶颈问题,扩展智能交换机应用领域。研制基于嵌入式AI芯片的超高速智能交换机和可裁剪实时操作系统,原生支持微服务架构运行环境和AI应用,实现软硬件全栈自主可控。 绩效目标:研发面向嵌入式AI芯片的边缘智能算法框架,形成智能组件不少于50个;支持576个400G全线速转发,576*800G/768*800G全线速升级,实现涵盖交换机流量分析、异常检测、故障诊断、自学习机制、算法优化、参数配置、拥塞控制和节能降耗等方面的边缘智能微服务不少10个;针对576*400G,通过算法优化技术和节能降耗算法实现交换机常规运行节能降耗20%以上;研发故障诊断系统,适用故障场景不少于50个,支持故障检测时间小于1分钟,故障原因定位时间小于3分钟,实现转发0丢包、平均时延降低20%以上。研发基于轻量化微服务架构和云边协同机制的运行环境,支持网络功能微服务化和可编程定制,支持智能算法的云端训练和边缘部署以及持续更新。研发集成嵌入式AI芯片的人工智能交换机,支持3800Tbps以上交换容量,端口GE-400GE全线速兼容,支持800G技术升级。相关技术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在电信运营商、金融、能源、企业等领域示范应用1000套以上。 申报主体: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择优委托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4. 榜单名称:感通算一体化智能终端及系统(领雁)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工业物联网场景复杂、终端节点资源受限、要求实时处理的特点,研究微内核的软件定义方法与技术,支持根据需求灵活定义和生成特定功能的实时内核,以满足广泛的差异化需求。研发常见工业终端设备描述方法和抽象模型、基于语义通信的云边协同节点组网技术、基于形式化描述的边缘智能控制优化和工艺优化方法库,建立轻量化边缘感算通一体化智能处理框架及低代码开发方法。研制系列感通算一体化工业智能终端,支持生产节拍传感器、环境传感器及智能摄像头等多模态感知、异构协议可编程泛在互联、边缘实时智能控制与分析,支持第三方开源库扩展和二次开发,支持云边协同编程、部署、管理和运维等。 绩效目标:研制可软件定义的物联网操作系统1套,支持ARM、RISC-V等体系架构的通用CPU芯片5种以上,支持寒武纪、海思等国产专用智能芯片3种以上,感知和分析时延低于5毫秒。研制轻量化边缘智能框架,形成终端设备抽象模型不少于10个,支持工业协议不少于50个,轻量化智能控制和工艺优化模型不少于20个。研制3个以上系列感通算一体化智能终端,算力不小于1TOPS;相关技术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在高端装备、轨道交通、通信等不少于3个行业开展示范应用。 申报主体:牵头申报单位不限主体,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6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5. 榜单名称:自主可控的无线安全自组网网络系统(领雁)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新一代无线自组网网络自治、动态拓扑、可变链路容量、能量限制、多跳通信、分布式控制等特点,研究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可用无线自组网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安全模型及其相关证书链,建设分布式安全认证体系。研究无线自组网安全平台通信感知层、无线网传输层等多层融合安全机制,并对自主可控无线自组网通信下的安全机制进行重构研究和设计。针对传感设备嵌入式系统下资源少、计算速度慢等瓶颈,研发无线传感设备及网关设备防入侵检测系统,设计安全启动信任根以及传感设备级别的可信固件安全机制。研究高安全机制下无线自组网高速组网技术,优化传感设备、边缘网关嵌入式底层架构及计算引擎等,研发在传感级设备中实现数字证书认证及消息签名机制,实现无线自组网高安全机制下高效及稳定组网。 绩效目标:实现1套可用于资源受限传感设备无线安全自组网的网络系统,实现2种以上数字证书算法兼容,3级及以上数字证书链及多级证书链间切换。研发无线传感设备及网关设备防入侵检测系统1套,在低算力限制下实现非法入侵秒级检测报警,实现2种以上安全隧道技术和3种以上安全防护维度数字证书。在传感级设备中实现数字证书认证、消息签名机制和无线组网。在开启数字证书认证的情况下,500节点以上网络组网收敛时间小于2小时;在带消息签名的情况下,通信成功率大于99%。相关技术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在电力、水务、燃气等不少于3个行业开展示范应用。 申报主体: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6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6. 榜单名称:高适应性5G确定性网络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领雁) 主要研究内容:面向各行业对5G确定性网络的需求,研究覆盖高速大端口的业务速率与物理通道解耦核心技术,提供细颗粒度柔性以太网带宽服务,服务能力覆盖400GE、1TE等高速大端口;研究带内管理通道和接口之间配置管理信息传递机制,实现链路的自动协商建立和带宽的动态调整;研究灵活的物理接口捆绑和逻辑接口划分机制、带宽资源弹性灵活的分配和保障方法和安全低时延专用硬管道技术,支持5G专用网络切片;研究基于开放式和容器化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及核心设备,支持网络虚拟化和运营自动化,支持软件定义网络、主备冗余保护,具备电信级高可靠性、高性能和内在安全性,灵活适配各类5G专用网络应用场景。 绩效目标:攻克细颗粒度柔性以太网技术、链路自动协商和带宽动态调整技术以及网络软硬切片核心技术,支持覆盖400GE以上高速大端口的速率与物理通道解耦,支持GE、10GE、25GE和100GE等4种以上物理接口软硬切片;研制国产化网络核心设备,支撑5G确定性网络,设备性能达到或部分超过采用进口芯片的同类产品;研发高适应性网络操作系统支持国产芯片不少于3种,支持主备冗余和实时倒换,主备倒换性能符合电信级高可靠性要求;采用开放式容器化架构,支持软件定义网络和第三方应用部署,实现灵活的业务/功能可编程和新业务的快速部署,满足3类以上专用网络对网络资源、响应速度的要求。相关技术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在不少于3个行业开展示范应用。 申报主体: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6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7. 榜单名称:海洋天基混合5G通信终端和系统(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研制基于天基、陆基及无人设备的混合海洋5G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研究无人机、无人艇上的5G终端通信协同优化技术,实现近海不间断通信覆盖;研究天基混合5G通信环境下的海洋物联网操作系统,对海洋特殊条件下的设备管理、通信优化、边缘智能、云边协同需求,建立优化技术体系,支持国产芯片部署;面向海洋渔业、海上物流、海洋执法、港口物流等应用要求,研制海洋智慧监管大数据云平台,构建从大数据存储、大数据计算引擎、涉海大数据机器学习软件开发到上层应用的生态体系,支持云化弹性部署。 绩效目标:研制海洋物联网操作系统1套,支持5G通信、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通信、北斗通信等通信方案和协议栈,支持国产芯片不少于2种。研制支持天基、陆基、无人机、无人艇混合5G通信终端,实现近海100公里以外的可持续通信覆盖,通信时长不少于30分钟,通信带宽不低于100Mbps。研制海洋智慧监管大数据云平台1个,具备渔船搜救定位、渔船轨迹识别、海洋电子围栏与越界识别、异常船只识别、海洋牧场偷捕识别、网箱生物环境在线监测等海洋智慧监管应用不少于20个;提供云平台接口,支持用户平台自定义。相关技术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在海洋渔业、海上物流、海洋执法、港口物流等不少于4个行业开展示范应用。 申报主体: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7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8. 榜单名称:多模态遥感数据规整及在轨智能融合平台(尖兵)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面向多模态遥感数据的统一化融合处理理论,包括异构数据高精度时空配准、多源遥感图像混合质量评价、低分辨率图像高保真度的超分辨率重建、异构遥感图像噪声的自适应建模和去除,实现多模态遥感数据的自动按需规整,为实现国产化卫星数据全链条自主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建立涵盖多种图像变化类型的多源遥感图像数据库,研究突破多源信息融合检测最优上界分析难题,获得针对不同国产化多源遥感数据的最优融合模型。研究变化事件在大尺度遥感图像的稀疏特性,研发变化特征的弱监督和无监督学习算法,研制国产化卫星在轨数据处理通用型软件框架和算法验证平台。 绩效目标:研制多源遥感数据按需规整及智能处理平台,建立涵盖建筑坍塌、土地淹没、森立火灾、水源水体污染、危险品火灾爆炸、耕地破坏和森林采伐等不少于7种重大变化目标的全色/多光谱、SAR遥感影响数据库,库内各变化目标样本不少于50景;智能算法对重点目标检测整体准确率不低于90%,卡帕系数不低于80%,大型地物形变等变化检测正确率不小于90%;支持分辨率差异不低于10倍的两景遥感数据融合处理,对5万×5万像素规模的变化前后两景遥感数据在轨融合处理时间不大于5分钟;研发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在轨变化监测原理演示验证系统1个。相关技术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在农业、林业、环保等不少于3个行业开展示范应用。 申报主体:牵头申报单位不限主体,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7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
(四)专题名称:云计算与未来网络-工业互联网 1. 榜单名称:自主可控开放互联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平台(尖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