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水产科技
非土著益生菌在鱼类上存在应用风险
发布日期:2024-05-20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浏览次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水产微生物与饲料创新团队首次揭示了人类和畜禽上经典益生菌在鱼类上的应用风险,是鱼类益生菌应用研究中的突破性发现,也是益生菌跨物种应用研究的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微生物组研究领域高起点期刊《整合宏组学(imeta)》上。

鼠李糖乳杆菌LGG 株是人类来源的明星益生菌菌株,具有维持哺乳动物的肠道稳态、调节免疫和抵御胃肠道病原体等益生功效。然而,本研究证明LGG 的菌毛蛋白 SpaC 通过诱导斑马鱼肠上皮细胞焦亡和肠道菌群紊乱导致鱼体肠道损伤。饲用 SpaC 直接激活斑马鱼肠上皮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焦亡蛋白(GSDM)Ea 通路,诱导肠道细胞焦亡;肠道损伤继发性地诱导肠道菌群紊乱,导致脂多糖(LPS) 产生菌的丰度显著增加,而菌群来源的 LPS 介导半胱氨酸蛋白酶B(Caspy2)-GSDMEb 途径加剧肠道细胞焦亡;进一步研究发现,SpaC对斑马鱼 toll样受体4ba(TLR4ba)的物种特异性识别触发 Caspase3-GSDMEa信号通路激活。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人类和畜禽上经典益生菌在鱼类上的应用风险,从宿主特异性的角度报道了益生菌跨物种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对于推动饲用益生菌规范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等项目的资助。




打印本页